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节,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: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出血热、风疹、甲肝、结核病、细菌性痢疾、麻疹、水痘、乙肝等。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,可通过空气、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。学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,一旦出现传染病会较容易传播,将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较大影响,因此全校师生有必要对夏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所了解,以便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
一、 流感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是由甲(A),乙(B),丙(C)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,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,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,并也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。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爆发,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,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其他动物中的确凿证据。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,主要侵袭婴幼儿,一般不引起流行,猪也是它的天然宿主之一。
流感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。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。
流感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,主要预防措施包括: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;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;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立即洗手;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;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戴上口罩,以免传染他人;增强个人抵抗力: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;尽量不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场所;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可接种流感疫苗。
如果你身体强健,即使正藉流感高峰期,仍不一定会感染。不过,有很多禁忌,很多人都不为意,如果你样样错误都犯齐,说不定会自招感染危机。这些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:
经常吃煎炸食物,关窗闭户保温,切勿吃药消除病症就当痊愈,少吃肥腻食物,洗澡洗头慎防着凉。
二、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简称“流腮”,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,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。传染源: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。传播途径: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(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)。易感性:人群普遍易感,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。潜伏期8~30天,平均18天。症状 :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、肾、心脏、关节等器官。药物预防:可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,每日1剂,连续6天。治疗: 症状轻者一般家庭隔离,保护口腔卫生,避免酸性等刺激性饮食。重症者住院隔离治疗,早期药物治疗可试用病毒唑、干扰素等,可用抗菌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,有并发症如睾丸炎、胰腺炎等按临床要求治疗。
三、出血热
不同性别、年龄、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遍的易感性。由于接触机会不同,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,男性约占2/3左右,16~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%。农民发病占90%。但在家鼠型疫区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。另外,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,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。
出血热预防措施:防鼠灭鼠 侦察鼠情,采取药物、器械等多种方法灭鼠。环境治理。预防接种。
四、风疹
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冬、春季多发。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。风疹多感染幼龄儿童,但在学校等易感人群较集中、环境较拥挤的场所,可出现暴发流行。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。
风疹以低热、全身皮疹为特征,常伴有耳后,枕部淋巴结肿大。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红色或淡红色斑丘疹,多见于面部及躯干。皮疹2~3天消退,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。
风疹的综合预防措施:教室及集体宿舍内经常通风换气,促进空气流通,勤打扫环境卫生,勤晒衣服和被褥等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打喷嚏、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先手,不要共用毛巾。注意均衡饮食、加强运动锻炼、充足休息、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,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在流行期间避免前往空气不流畅的场所,减少学校大型集会活动。接种风疹疫苗,保护易感人群。
五、甲肝
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,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。甲肝主要临床表现为:起病急,有畏寒、发热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厌油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肝区痛、腹泻、尿色加深、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。
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,由粪--口途径进行传播。带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饮用水源、食物、蔬菜、玩具等可以引起流行或暴发,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零散发病。
甲肝是一种自限性的急性传染病,多数病人不需特殊治疗可完全康复。甲肝病人早期应积极进行隔离,治疗原则以足够的休息、适当的营养为主,辅以相应药物,避免饮酒、过度劳累和对肝脏有损害药物。饮食上予以清淡易消化、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、水果等为宜。
预防措施:搞好饮食、饮水卫生。注意个人卫生。有肝炎流行时,勿办酒席。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处理。及时接种疫苗。
六、结核病
结核菌可通过咳嗽、打喷嚏 、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,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,就可能引起感染。肺外结核病,如骨结核病、脑膜结核等,不具有传染性。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。当肺结核病人治愈后,就不再成为传染源。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、及时治疗,以减少传染源。
防治结核病措施:发现肺结核病人后,及时正确地进行抗结核治疗,治愈病人。卡介苗预防接种。
七、细菌性痢疾
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本病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,多见于夏秋季,但常年皆可见散发病人。细菌侵入人体肠道后,可引起大肠粘膜充血、水肿并形成溃疡和出血。
乙状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其基本病理变化。大部分人感染后经过1-2天的潜伏期可出现急性腹泻发热腹痛粘液便和脓血便。病人常有里急后重感觉,在急性期可从粪便分离出痢疾志贺氏杆菌。里急后重指下腹部不适很想排出大便,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,它是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。
痢疾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,主要是通过水、手、苍蝇而经口传染,潜伏期大约为1-2天。
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很好,国内外资料均显示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素耐药。细菌性痢疾感染后治疗不彻底易形成慢性菌痢。慢性菌痢极易发作。细菌性痢疾感染后要注意护理,患者必须卧床休息,多饮开水,饮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,如米汤、藕粉、稀粥、面条等。牛奶不宜多喝,以免增加腹胀,切忌过早的给予有刺激性或多渣滓食物。有呕吐、失水、高热者,需给予静脉补液,也可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。慢性菌痢患者尤需注意个人卫生,并加强免疫力。
为预防细菌性疾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。喝开水,饭前便后要洗手,不要随地大小便。注意食品必须新鲜,做到生熟分开,防治苍蝇叮爬食物,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净,等等。同时强调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八、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患者多为幼儿。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末春初为多见。传染性很强,容易在学校、幼儿园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行和暴发。临床表现以发热、流涕、咳嗽、眼结膜充血,口腔粘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。
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“烧三天,出疹三天,退热三天”,潜伏期约10天。
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,目前国家采取以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,麻疹患者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防控措施:管理好传染源。切断传播途径。保护易感人群,接种麻疹疫苗。
九、水痘
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,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。
水痘传染性强。患者为主要传染源,出疹前1~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。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,因二者病因同一。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。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。
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,主要为2~10岁的儿童发病。人群普遍易感,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。
预防措施:保持教室、宿舍内外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;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打喷嚏、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,不要共用毛巾,勤晒衣被,多参加户外活动,增强身体素质 ; 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; 水痘传染性强,患病学生应及早隔离治疗,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脱落为止。接种水痘疫苗。
十、乙肝
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,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五百亿元,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,而且保护率达95%。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:母婴传播;经血液传播;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:如共用办公用品、一起游泳、拥抱握手、共用卫生间等。虽然乙肝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,但还是可以预防的,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,并认真去做,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。预防措施: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、牙刷等;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;注射时坚持“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”;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。